陜西出臺生態保護縱向綜合補償實施方案 已下達補償資金1億元
發布時間:2022-10-27 點擊數量:1737
為推動全省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持續優化,提高基層生態文明建設資金保障能力,陜西省財政廳、省生態環境廳近日聯合印發《陜西省生態保護縱向綜合補償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補償方案),標志著陜西省生態保護縱橫結合的生態補償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。
補償方案立足提高基層生態文明建設資金保障能力,創新財政支持方式,將縣(區)生態環境改善程度作為衡量補償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標準,并同下年度補償資金預算安排相掛鉤,下放項目審批權限,充分激發縣(區)活力。補償制度由基礎性補償和專項補償兩部分組成,基礎性補償通過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補償考核指標體系,根據考核結果排名分檔補償。專項補償對獲得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、國家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的縣(區)每年分別按照500萬元、200萬元標準給予補償。補償資金統籌用于縣(區)生態環境保護,由各縣(區)政府自主確定支持項目。
近期,根據2021年度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考評測算結果,結合陜西省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、國家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獲評情況,陜西省財政廳對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考評測算結果排名前20名的縣(區)和獲得上述國家級榮譽稱號的16個縣(區)下達補償資金1億元。
本文來源于互聯網,本著傳播知識、有益學習和研究的目的進行的轉載,為網友免費提供,并以盡力標明作者與出處,如有著作權人或出版方提出異議,本站將立即刪除。如果您對文章轉載有任何疑問請告之我們,以便我們及時糾正。